2020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
作者: 中國能源報 來源: 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0年12月29日
2020年歲末,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秉承“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的辦刊理念,再邀業界專家,廣泛征求意見,本著“重要性和影響力”的原則遴選出年度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本刊自2004年以來連續第17年推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新聞排名以時間為序,并輔記者點評以饗讀者。
一、山東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納入國家規劃,中國煉化將再度擴容
新聞事件:2月11日上午,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召開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推進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傳遞出的信息表明,這個規劃總產能4000萬噸/年、一期建設2000萬噸/年的煉化“巨無霸”項目,已獲批納入國家規劃。
記者點評:在當前煉化產能已經過剩的形勢下,山東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的獲批,意味著中國煉化產能將再度擴容。不過,作為山東省實施地方煉化產能整合的產物,裕龍島煉化項目也確屬國家調整優化石化產業布局的必須之舉,未來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二、中石化建成全球最大熔噴布生產基地,能源企業抗疫不只貢獻煤電油氣
新聞事件:5月9日,中國石化集團對外宣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歷經76天,建成投用16條熔噴布生產線、產能1.35萬噸/年,成為全球最大、質量領先的萬噸級熔噴布生產基地,每年可助力增產135億片醫用口罩。
記者點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被認為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能源企業響應黨中央號召,全力抗疫。但中國能源企業抗疫不只保障煤電油氣,中石化76天建成全球最大熔噴布生產基地的消息,由此格外引人矚目。
三、商務部廢止成品油、原油市場管理辦法,浙江石化獲成品油出口資質
新聞事件:7月3日,商務部官網發布《商務部關于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廢止《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原油市場管理辦法》;隨后的7月7日,商務部發文件,浙江石化獲得了成品油出口資格。
記者點評:商務部的廢止令,宣告實施了13年的原油、成品油經營許可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隨后民營石化巨頭浙江石化獲得出口資質。這表明國內原油及成品油流通行業市場化改革正在全面提速。
四、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未來1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將超12億千瓦
新聞事件: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明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記者點評:“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標,在引發國際社會普遍贊賞的同時,也為國內能源行業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數十年內,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將進入“倍速”增長時代。
五、國家發改委推動,全國煤炭交易中心開業運營
新聞事件:10月28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開業暨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該中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是一家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聯合煤炭、電力、鋼鐵、港口、地方煤炭交易中心等35家骨干優勢企業共同投資組建的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
記者點評:國家發改委直接推動,中國鐵路為大股東,35家煤炭上下游企業共同投資,這個“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不簡單,其開業運營標志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煤炭交易平臺的形成。
六、中核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成功,中國自主三代核電發展里程碑
新聞事件: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后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并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記者點評: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并網成功,首先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更重要的是將大幅提升中國核電行業競爭力,對我國由核電大國邁向核電強國具有里程碑意義。
七、西藏阿里聯網工程投運,國家大電網實現大陸所有縣域全覆蓋
新聞事件:12月4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輸變電工程——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投入運行。這是繼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3條“電力天路”之后,國家電網公司建成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
記者點評:阿里聯網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沿線16個縣38萬農牧民安全可靠用電問題,更重要的是西藏全面形成500千伏為骨干網架的統一現代化大電網,我國國家大電網由此也實現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
八、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聞事件:12月4日14時02分,中核集團“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這表明中國已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基礎。
記者點評:與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似的核聚變,被視為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終極方案。HL-2M這樣的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由此被稱為“人造太陽”。中核“人造太陽”裝置成功放電,標志著中國在核聚變研究領取得重大突破,在全新一代核電研究領域獲得重大進展。
九、國家煤監局更名為國家礦監局,煤礦安全生產進入新時代
新聞事件:12月10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揭牌。按中編辦文件,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更名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設在地方的27個煤礦安全監察局相應更名為礦山安全監察局,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領導管理。
記者點評:盡管煤礦事故仍偶有發生,但與多年前重特事故高發時期相比,全國煤炭安全生產形勢確實大為好轉。國家煤監局更名礦監局,將非煤礦山納入監管,從某種意義上講,標志著中國煤礦安全生產進入新時代。
十、我國建成年產6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中石油長慶油田創造歷史
新聞事件:12月27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發布新聞,截至當日上午10時,該公司生產油氣當量跨上6000萬噸高點。這表明,經過50年發展,長慶油田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新高度,標志著我國首個年產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誕生。
記者點評:這是我國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大事,更是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大事!在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的大背景下,特別是在中國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地處中國腹地的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無疑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